停泊在LAX的土航77W
雖然拿著土耳其航空的金卡享盡各種禮遇,卻一直沒有機會好好「感謝」這間提供了大方的里程計畫的航空公司。不過去年夏天意外地多出了一趟到希臘的旅行,土耳其航空又是從洛杉磯出發的各家航空中最經濟實惠的一家。土航也將要把飛行台北的機材換成了這篇文章裡將提到的777-300ER,也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了解一下土航的77W經濟艙提供了什麼樣的服務。
一踏進機艙便映入眼簾的土航標誌
土航自詡為「歐洲」服務最佳的航空,對於自家品牌更是不遺餘力地行銷。一踏進機艙,那發亮的土航標誌便象徵了他們的驕傲。身為經濟艙旅客,雖然無緣見識土航的商務艙,但是路過他們的「豪華經濟艙」(Ecomony Comfort)時,不得不讚嘆他們長程機種2-3-2配置的豪經艙確實豪氣萬千。不過這架飛機有著這麼豪華的豪經艙,卻還能塞下337人,不禁讓我對即將乘坐的經濟艙打了個寒顫。
2-3-2配置的豪華經濟艙
土航的經濟艙採用的是3-3-3的配置,能塞下246位經濟艙旅客的訣竅無他,就是縮小椅距。我身高約172cm,算是男生裡面普通的身材。一坐下便感受到前座椅背與膝蓋之間的壓迫感。只要前座略有風吹草動,大概就頂到膝蓋了。而我身旁坐了一位應該是來自近東地區、身高超過180cm的男子,除了起飛與降落時間外,更是全程以抱腿屈膝的姿勢坐在椅子上,而他的痛苦,也多少了影響了我對這趟14小時的航程的觀感。姑且不論椅距,土航經濟艙的配備還算齊全,椅背上有9吋的螢幕、USB插座、衣架,兩個座椅之間也有各國通用的電器插座,機上WiFi整趟只要價14.95美金也算是親民。
土航經濟艙採用3-3-3配置
土航經濟艙的椅距僅有31-32吋
椅距雖小、五臟俱全
土航雖然機材上對於身形大的人有些不舒服,服務方面倒是很好。土航的服務流程某種程度上參考了新航的長程航線。旅客上飛機不久後就會領到一如新航引以為傲的熱毛巾,只是毛巾材質比起新航自是要差上一點。此外,大部分航空公司都已經取消的紙本菜單,土航也如同新航一併保留。此外,連經濟艙旅客也都一律派發過夜包。雖然不是Rimowa之類的名牌產品,但是內容也不含糊,應有盡有。此外,飛機餐竟然還使用了我在各大航空經濟艙已經很久沒看過的金屬餐具,而且這鮭魚看起來還相當的紮實,看來「歐洲」第一的稱號確實不假。如同所有的10小時以上的長程航線,土航也有登陸餐。餐具也跟正餐一樣豪華,使用他們家獨特的樹葉裝盤。
土航依然保留了紙本菜單
經濟艙旅客也有過夜包
過夜包的內容也不含糊
金屬餐具!
登陸餐
在長途的航程後,就是混亂的伊斯坦堡機場轉機大冒險了。伊斯坦堡機場只有兩個航廈加起來不到40個gates,但是光土航本身「機隊」就有近300架,更遑論這樣的規模怎麼處理其他眾多國家飛來的訪客了。飛機將落後繞過了兩個航廈,原本以為會有個空橋可以靠泊,沒想到一路到了廠棚,近距離地停在了另一架A330身後。而且更妙的是,前後門都可以下機,然後不分艙等,一律在廠棚前等待巴士接駁。在這樣混亂的機場,可以想見即使原本轉機時間很充裕的,也被這些混亂的地面作業搞到急急忙忙。本來還想拍照教大家怎麼轉機的,也因為一路奔跑而無暇顧及。
兩台飛機就這樣近距離靠泊下客
到了指定的gate,沒想到原來也是個幌子。停在gate旁的並不是我們要搭乘的飛機,這個gate只是集合大家再去搭另一台飛機的地方。登機的地點一樣在機場某個神祕的角落,不過也因為這樣,終於能有機會近距離地拍攝GE90這大如737的引擎。
在IST這樣登機是常態
前往ATH搭乘的飛機的引擎
往雅典(ATH)的這台77W採用土航77W機隊中另一種配置。只有商務、經濟兩艙等。商務艙的2-3-2配置看起來是面向區域型的需求,不過黑色的椅布看起來還頗為高雅。區域型的經濟艙也是3-3-3配置,椅背的配備也大致雷同,不再贅述。起飛後配著夕陽服用剛剛匆匆一別的伊斯坦堡,才驚覺自己似乎錯過了一個美麗的城市。往雅典只要1小時左右,土航還是很大氣地奉上了有我最愛的燻鮭魚作為主菜的沙拉,加上旁邊都沒有其他旅客,也算是稍稍寬慰了一下前十幾個小時又擁擠、又忙亂的旅程吧!
土航區域型商務艙採用2-3-2配置
區域型的經濟艙內部
飛機上看到的博斯普魯斯海峽。
IST-ATH航段的餐點。